網站欄目

2新聞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2新聞>正文
校黨委印發《決定》號召向張漢雲同志學習
發佈時間:2023-06-07    作者:     瀏覽次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0“以德育德 兩代師表共同塑造”行動方案》,進一步學習宣傳張漢雲同志先進事跡,6月5日,校黨委印發《中共0委員會關於向張漢雲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全校幹部師生向張漢雲同志學習。

《決定》指出,張漢雲同志在60餘年的從教生涯中,始終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以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學養培育學生,充分詮釋了新時代“大先生”內涵,集中展示了“四有”人民教師的時代風采。他的事跡展示了思政課教師“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時代特征,展現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品德和職業精神,是全校黨員幹部和廣大教師學習的光輝榜樣。

《決定》指出,向張漢雲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忠誠、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學習他扎根基層、熱愛教育、獻身事業的深厚情懷,學習他勤勉務實、嚴謹治學、潛心研究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坦蕩無私、仁愛孝親的高尚品德。

《決定》要求,各級黨組織要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特別是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張漢雲同志先進事跡,認真組織向張漢雲同志學習活動。全校教師要以張漢雲同志為榜樣,積極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堅持兩代師表共同塑造,不斷加強師德修養,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努力成為學生愛戴、家長信任、人民滿意的優秀教師,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本科師範院校做出更大貢獻,奮力譜寫2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張漢雲同志先進事跡簡介

張漢雲,男,漢族,1937年3月生,河南湯陰人,中共黨員,原1政教系教授,曾擔任全國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統編教材《哲學常識》主編,獲“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張漢雲同志始終對黨忠誠,具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張漢雲同志一心向黨,追求進步。青年時代曾數次申請入黨,均因為家庭出身原因未能如願。儘管歷經挫折,他對黨的一片赤誠之心並沒有受到影響,對黨的信念更加堅定不移。1961年,張漢雲同志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畢業,分配到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工作。9個月後,他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號召,主動放棄大城市優越的工作環境,自願到條件艱苦的陝西戶縣(今鄠邑區)鄉村從事教學工作。經過不懈追求,1980年1月,張漢雲同志終於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張漢雲同志毫不猶豫,拿出一個月的退休金作為特殊黨費,用於支援抗震救災。臨終前,張漢雲同志留下遺囑,將遺體捐獻給陝西省紅十字遺體捐獻中心,用於器官移植、醫學教育及科學研究,將自己最後的光與熱奉獻給醫療事業。張漢雲同志常說,要為黨健康工作五十年。事實上,從走上工作崗位開始,他六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開展課堂教學、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典範,用一生奉獻詮釋了一名人民教師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以實際行動示範了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張漢雲同志20餘年扎根基層,具有熱愛教育、獻身事業的深厚情懷。從1962年5月起,張漢雲同志先後在戶縣第二中學、戶縣紅旗中學、戶縣第一中學從事政治課教學工作。他扎根基層,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將自己的滿腔激情和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基礎教育事業。他以校為家,言傳身教,愛生如子,以自己的師表魅力和卓越才學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學生,成就了無數棟梁之材,為戶縣基礎教育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1983年陝西教育學院恢復建校之初,張漢雲同志調任到1從事中學政治課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歷任政教系副主任、主任。先後承擔《馬克思主義哲學》《自然科學史》等課程教學。在政教系工作的十餘年間,為2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傾註了大量的精力、心血和智慧。2012年,張漢雲同志入選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他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年逾八旬還常常走上熱愛的講臺,應邀為全國、全省各地中學政治課教師進行輔導和培訓,以自己深厚的理論功底、寬廣的學術視野和嫻熟的教學藝術,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引領廣大中學政治課教師專業成長,為陝西乃至全國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漢雲同志工作勤勉務實,具有嚴謹治學、潛心研究的敬業精神。張漢雲同志關註時代、與時俱進,善於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不斷以思想創新、方法創新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在業務上,他刻苦鑽研,努力把論文寫在教書育人的課堂上,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立德樹人的實踐中。他年近花甲自學電腦知識,指導並引領青年教師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他每年自費訂閱大量學術報刊,每天堅持閱讀寫作,一生筆耕不輟,出版《科學發現的認識論》等著作、教材、教參十餘部,先後在《課程·教材·教法》《中學政治教學參考》《思想政治課教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二百餘篇,成為全國中學哲學教育研究知名專家,被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授予“功勛作者”榮譽稱號。上世紀90年代初,受原國家教委邀請,他承擔了普通高級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全國統編思想政治課教材的編寫工作。他主編的高二政治課教材《哲學常識》服務全國廣大師生長達15年之久,受到教育部和全國同行的廣泛好評。1988年,原國家教委授予張漢雲同志“全國中小學德育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1993年,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表彰張漢雲同志為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張漢雲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具有坦蕩無私、仁愛孝親的高尚品德。張漢雲同志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為了更好地完成國家統編教材編寫任務,主動辭去了擔任十年之久的政教系主任領導職務。他甘為人梯,扶持後輩,帶領青年教師團結協作,指導青年教師進步成長。他衣食簡單,生活簡樸,對自己很吝嗇,對學生卻很大方,常常以自己的微薄收入慷慨資助生活困難的學生。張漢雲同志熱愛生活,忠孝仁愛,模範踐行了孝老愛親的家庭美德。無論教學科研工作多麼繁忙,他都會抽出時間盡心竭力孝養雙親。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母親享年92歲高齡,父親長壽百歲。他悉心護理長期生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詮釋人間相濡以沫的真諦,履行他和愛人一生的承諾。

(供稿:黨委組織部  黨委教師工作部  撰稿:陳永福 薛燕  責任審核:王奐新)